江南,烟花三月,在美丽的太湖之畔,科林环保新技术交流会于28日在东太湖大酒店圆满落幕。来自环保领域的权威专家、合作伙伴及行业领袖齐聚一堂,通过战略签约、产线考察、技术研讨等多种形式,共同见证了科林环保技术发展的崭新篇章。
活动伊始,科林与北京中冶钢联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署155吨电炉除尘系统合作协议。公司深耕电炉除尘领域多年,自主研发的"电炉烟气多级捕集高效净化系统"于2018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并成功应用于特诺恩墨西哥260吨、韩国浦项140吨、马钢110吨、安阳钢铁100吨等多个国内外标志性项目,形成覆盖30-250吨全系列电炉的除尘解决方案。
在智能环保装备生产基地参观环节,公司管理层陪同嘉宾们实地考察了年产40万平方米过滤面积的数字化制造中心。该基地设有专为袋式除尘器打造的钣金数控下料、金属切削、冲压折弯、自动及半自动焊接、预组装以及涂装等工艺过程的机械制造数字化车间,并配备柔性制造与装配生产线、物流仓储系统及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构建了覆盖设计、工艺、质量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体系。
技术交流座谈会由宋大凯总经理主持。李磊董事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简要回顾了公司46年的环保征程,展望了未来技术蓝图。
技术分享环节亮点纷呈。苟登军副总向与会嘉宾详细汇报了科林技术在固废焚烧、热电锅炉、建材化工、钢铁冶金、粮食轻工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公司在各细分领域所取得的技术突破、市场占有率优势,并展示了公司的标志性示范工程。沈卫星总助兼总工在《颗粒物超低排放背景下的精品袋式除尘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超低排放与PM2.5捕集的技术路径,提出需从技术创新、制造工艺、安装调试及运维管理四大维度实施精细化管控。秦奕鹰研发总监则揭开了“高效研发设计平台”的神秘面纱,该平台集成系统设计模块与研发常用设计计算程序,使研发周期缩短30%。现场通过沉浸式三维动态推演,直观展现除尘器流场分布优化与滤袋脉冲清灰协同机制。如今,科林的研发平台全面拓展数字仿真技术应用领域,推动设计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迈进。
此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一个行业交流的高端平台,也进一步加强了科林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紧密联系。展望未来,公司将以更加积极与开放的姿态去融入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为环保装备制造业从传统的污染治理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升级作出应有的贡献。